博宝艺术家 > 艺术家 > 梁文源个人官网
销售作品
欣赏作品
浏览
19514
分享
686
粉丝
489
+关注
更多
—  微信扫码 参与互动  —

梁文源

梁文源1960年生于陕西洋县,1983年从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,从军来到天山脚下,繁忙的军务之暇致力于文学、书法和绘画研究。他师从启功先生二十年之久,心摹手追,孜孜不倦,潜心领悟,登堂入室,终得真传。为了练好书法,他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和辛苦。最初工资低,他省吃俭用,只要积攒点钱就用来买书法资料和笔墨纸张练字, 大捆大捆的麻纸,挥书成堆。此他写下了“兔毛蘸落一千管,麻纸挥飞十万张”的诗句。他每天挤出五六个小时练字,不论春夏秋冬、寒来暑往,起早贪黑,孜孜不倦,废寝忘食,几十年苦练基本功,从不间断。为了练悬腕悬肘,打牢书写的基本功,以至于右臂落下了“网球肘”的病痛。他对我说:“我对书法的挚爱,已经超过了一切,书法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,我融于书法,书法也融于我,我是在用心书写,用生命书写书法。”他淡薄名利,醉心书艺,二十多年如一日,从不张扬,挥毫泼墨,将自己全部情感融入到书法之中。欣赏他的书法,足可见其功底深厚。他的作品,似一幅幅山水美景画;他的书法,形同光与影完美生命的艺术精品;他的书法,使人仿佛陶醉于音乐与舞蹈、大静与大动的美感之中。梁文源的书法受启功大师的影响很深,极富神韵。他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写出了自己的风格,用笔似启功,结字和风格很有自己的灵性。许多书法同道和前辈们说他 “尽得启功书法之精髓,既形似又神似,且有自己的想法和面目”。毛主席生前的图书管理员、现代著名书法大师王文祥(毛氏书童)先生称赞他说:“学启功者如过江之鲫,但你是最好的一个,别人得皮毛,你得灵魂,而且有创新。”由于工作的关系,梁文源走遍了西域的山山水水,走遍了新疆的每一块地方,从部队营院到草原牧区,从偏远乡村到边防哨卡,从演习场上到战士宿舍,都有他的身影和足迹。官兵们都熟悉他,老百姓喜欢他,他的书法有成就了、名气大了,下基层、到地方、上边关,笔印随身带着,走一路写一路,常常是书不应求,围者若堵,水泄不通,到处都留下了他的书法墨迹。也有来求字的,拜师的,他总是有求必应,经常为书法爱好者邮寄作品和资料。丰富的人生经历、人生情感、人生实践,也丰富、完善和成就了梁文源今天的书法艺术。梁文源喜欢马,他曾在伊犁河畔担任军马训练团长,对马的知识十分丰富。从欧洲马到澳洲马,从蒙古马到日本马,从汗血马到伊犁马,它们的性格和优劣,他都有很深的研究和了解。对马的喜爱、理解和情感,也渗透到了书法作品中。他的“龙马精神”四个字,豪迈俊健,古朴苍劲,力重千钧,内涵丰富。我们仿佛可以感悟到马的骏骨、刚劲、雄强、热烈、驰骋、奔放,甚至可以听到马的嘶鸣与长啸。细细观之,结字、构体、谋篇,写出了边塞秋风骏马的风神,含带着他深深的情思,动人心弦。梁文源的书法有多角度的文化修养,他读书万卷,吟诗作文,体现了至内至外的强字功夫。许多人说,梁文源的书法有很浓的书卷气,是文化人的作品。是的,梁文源是一个学者型的书法家,他的书法深深地根植于中国文化博大雄浑的传统之中,这种书卷气来自于他对中国古典文化的浓厚兴趣,来自于他对哲学、文学、美学、历史和音乐的研究与思考。他说:“书法艺术需要勤奋,但更需要浓厚的文化知识作养份,一个没有文化品位的书法家,终其生也只是个字匠而已。” 为了增进修养,提高自己的艺术品位,平时除了练习书法外,他还用大量时间研究中国古典文学、哲学、美学、音乐、绘画。他对于诗词的研究尤其用功,不但反复学习诗词格律,而且动手抄录历代诗集,从《诗经》到《楚辞》,从东西两汉到魏晋南北朝,从唐代到宋、元、明、清,历代诗集,诸子百家,他都拚命地学,而且拥有多种版本。这些诗集,卷帙浩繁,汗牛充栋,叫人望而生畏,而他却孜孜矻矻,像愚公一样挖山不止,像精卫一样填海不息,乐此不疲。我曾经见过他抄录《全唐诗》、《宋诗选集》、《宋词选集》、《全元诗》、《全明诗》、《全清诗》的手抄本,一百多个笔记本,放满了五只木箱。可见他在诗歌研究方面下的功夫,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。像《唐诗三百首》和历代诗人们的代表作品,甚至像《易经》那样深奥的爻辞,他都能倒背如流。多年来,他创作了数千首诗词,先后完成了《横马天山》、《征途如画》、《历代诗人漫评绝句一百零八首》等诗稿。他的诗格律严谨,意境优美,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新时代西部军人戍边守防的生活,巍峨天山、苍茫瀚海、金山夜雪、蒲海晓霜、铁马雄师、胡琴琵琶等,在他的笔下展现出了壮丽神奇的美。许多诗不胫而走,广泛发表于报纸杂志、流传于军营内外,受到许多官兵的好评,被誉为“新西部边塞诗人”。他的一些描写边塞景物的诗歌,受到许多书画家的喜爱,甚至成了画家们进行创作的内容和题材。这些诗,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他的书法创作,使他的书法作品更具有书卷气和文化底蕴。正因为他拥有涉猎多种知识、视野宽阔、文学艺术深蕴的涵养,更有经风雨、见世面,踏遍千山万水的人生感受,且能巧妙地将二者融化到书法的创作中,从而也就创作出了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、有色彩、有光热的儒雅洒脱、清新俊健、风神纵逸、刚柔相济的书法作品。这正是:“十年精心磨一剑,干将莫邪上青天。”梁文源书法精严而成熟,而最富于特色、引人注目的应属行书。他的行书,用笔洒脱而谨慎,从不草率,点画饱满清健,常常以方笔入字,多为中锋,绝少侧锋,有的笔画夸张拉长,尤如兰叶伸展飘逸,起笔转锋顺势而过,线条瘦劲峻峭,干净利落,一尘不染,形成了其书法艺术的基本特点。许多作品,布局大方,结字稳妥,气韵生动。每一幅字都透出平和、流畅、圆润、高贵的气象,每一个字都很精到,几乎找不到什么庛点,真可谓用笔尽笔心之力,结字聚字心之势。说到单字结构,梁文源对启功先生的“黄金律”学说可谓心领神会,自觉而为。他遵循黄金律的法则,融入现代审美情趣,在造型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气象:字体修长,字势挺拔,中宫紧收,四面放开,线条舒展,伸张变化,聚散有度,每个字的内部结构在松紧、长短、粗细、宽窄等方面对比明显,和谐统一。许多字写得精到巧妙,俊美大气,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洒脱,真是美仑美奂,令人如闻韶乐,荡气回肠,击掌叫绝。结构造型折射出书法家的文化素质和内涵,可见他的字外功夫很深,学识修养很厚。梁文源特别注重线条的质感,把大量的方笔用到书法中去,有的笔画如断石截木,有的似长枪短戟,很有军人的气概和大将风度,大大增加了线条的厚重程度,使其作品更加庄重、大方。他遵守传统程式,板眼规矩,从不乱书乱造,但又不拘框套,死守规律,用笔沉厚,不浮不漂,点画峻洁有力,用笔苍润,遒媚精爽,可以看出梁文源身上那种不浮不燥、淡薄名利、立志恢弘,宁静中对修身养德的不懈追求。在花鸟画中他最爱画兰竹。我问他为什么,他说:“兰花生长在深山幽谷,品性高洁,不沾染世俗浮尘,不与其它花卉争艳斗芳,不取悦别人,有君子风度;竹子虚心净洁,不管春夏秋冬,郁郁葱葱,始终保持着一种高尚的节操。我想把兰草的高洁与飘逸,把竹子的劲节与挺拔带入书法之中,使书法更美。”梁文源爱兰竹、画兰竹,借兰竹自勉自励。他的书风、他的人品、他的诗意,汇融到了他与兰竹相印相合的精神最深层面,达到了天人合一、人书俱佳的境界。他爱兰草的素雅幽香,爱竹子的虚心净洁,足可见其对人品的追求。从梁文源的书法作品中,我们能感受到他的气质个性:朴实、细腻、圆润、自然、高雅、清新、坚定、真诚、豪爽、大气、忠诚,等等。其深厚的文化内涵,绝佳的美学感受,穿越了历史的隧道,架通了现实的桥梁,既高雅,又具有亲和力,更适合现代主流社会,富于人情味,接近人民大众。这些,正是梁文源和他的书法作品走向更多的人群,被社会所认可,所接受的重要原因之一。面对梁文源的书法作品,我一次次地靠近,一幅幅地端详,我常常嗅到他笔下醇厚的墨香。他作书,激情满怀,心手相师,笔纸相触,沙沙有声,点画纷披,云烟纵横,笔若游龙,左右翻转,神出鬼没,飞流直下、一气贯之,转瞬即成。欣赏他的书法是一种享受,看他写字作书更一种享受。那是一曲生命的赞歌,一段灵魂的舞蹈,一种情感的交融,是如歌的行板。梁文源的书法作品可圈可点、可歌可叹、可读可听、可赏可品。

返回顶部